聊城的春天,比不了昆明四季如春,但春天特有的东西它同样具备,什么鸟语花香,什么莺歌燕舞,这些词形容它也十分恰当。
春暖花开,只有那些地地道道的聊城人才能深刻体会到春天对聊城的馈赠。
踏春是当地的传统习俗,阳春三月,人们常常放下手头的活儿,或是一对情侣,或是一群朋友,或是一家老小,趁着天朗气清、惠风和畅,来到城郊的草地上、山林里、溪水边游玩,欣赏聊城别样的春光。
任何时代,学生总是最苦逼的群体,郊游这种活动根本没时间去考虑,像洣泉一中这些名校,一切以学习为主,周末不补课都算是奇迹了。
而洣泉一中还比较人性,周末只补星期六一天,星期天学生们可以自由支配。
钟音希转来之前落下了不少课,所以她得想办法补回来。
放学的路上,她对刘庚寅说:“你明天放学先走吧,不用等我了。”
刘庚寅扭头看了她一眼,问到:“怎么了,音希?”
钟音希一脸平静,淡淡地说:“你看我比你们少上了那么多天课,怕是跟不上你们的进度,所以我想放学后补一个小时功课再回家。”
刘庚寅听了,呵呵笑到:“我以为什么大不了的呢,我等你就是了。”
钟音希感到很不好意思,连忙婉拒道:“不用了,你每天载我去学校那么辛苦,都不知道怎么谢你才好。”
“你就别跟我客气了,更何况你落下的课我上过,还能给你讲解讲解。
再说,我回家那么早也没事做,帮你复习我自己也能把知识点再强化一遍。”
钟音希没再拒绝刘庚寅的好意,只好心领了。
那天最后一节语文课上完,同学们陆续离开了教室,只剩下刘庚寅和钟音希两人。
为了方便给钟音希讲解知识点,刘庚寅拿上课本和笔记本坐到了钟音希同桌的位置上。
走廊上时不时走过几个其他班的同学,但丝毫没有影响到刘庚寅两人。
然而,就在两人正专注地讨论一道数学题时,班主任李老师突然走了进来,见两人坐得如此亲近,脸一下子就变了。
两人被班主任地突然出现吓了一跳,立即停止了讨论,转而向她问好。
“你们怎么还没走?”
李老师走上了讲台。
“李老师,我们想多学习一会再回家。”
刘庚寅回答说。
听到“学习”
一词,李老师没再说什么,只见她顺手拿起讲台上刚刚忘带的教案,说了句“别太晚回去”
便出了教室。
刘庚寅和钟音希看出了李老师的不悦,有点不知所措,像犯错了似的,过了很长一会才把心思转回到学习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