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笔趣阁 > 我的真实模拟游戏 > 第19章 当医生,还是跟着我干?
夜间

我的真实模拟游戏

        

房间里的气氛瞬间凝重起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没法快速将卢布换成人民币,那就只有以物换物一条路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这条路,花的时间可要多太多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们和燕京那边的南方人,约定的是二十天回去,付上所有尾款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如果以物换物,别说人家认不认,时间都等不起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就在这时,一直安静站在王海洋身边的娜塔莎,似乎从男友和秦远等人的表情以及陈建华话语中的关键词,猜到了他们在讨论什么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她轻轻拉了拉王海洋的袖子,用俄语快速而清晰地说了几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王海洋眼睛一亮,立刻转向秦远,语气带着兴奋:“远哥!娜塔莎说,她爸爸就在莫斯柯国立银行信贷部工作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她说这种大额兑换对普通人很难,但对内部人员来说,就是‘一个名头’的问题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只要找到对的人,说明合理的用途,比如…嗯…比如说是支付给中国留学生的大额奖学金或者特殊项目经费,分拆成几笔,内部操作一下,完全没问题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她说她爸爸应该能帮上忙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秦远的目光瞬间聚焦在娜塔莎身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娜塔莎迎着秦远审视的目光,用力点了点头,用带着口音但清晰的中文补充道:“是的,秦先生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银行里有很多人民币,堆在那里。普通人换,麻烦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爸爸,认识人,可以操作。只需要…一个理由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峰回路转!


        

秦远心中顿时一松,脸上露出真诚而郑重的笑容,“娜塔莎,太感谢你了!也请代我感谢你的父亲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如果能帮我们这个忙,我们绝不会让你们白白辛苦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他立刻转向陈建华和王海洋:“建华,海洋,你们俩跟我一起去银行!你们熟悉留学生事务,互相配合编一个合理的‘名目’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张叔,您按计划去火车站,哈巴罗夫斯克的事不能耽误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斌子,刚子,你们带上货,立刻去市场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明白!”众人精神一振,再次行动起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莫斯柯国立银行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有娜塔莎父亲这位内部人士的暗中指引和疏通,过程比预想的还要顺利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王海洋和陈建华配合默契,编造了一个“中国高校与莫斯柯大学联合科研项目预付款”的名义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娜塔莎的父亲利用职权和人脉,将秦远带来的巨额卢布巧妙地分拆成数笔符合“非贸易汇款”要求的金额,并快速办理了手续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秦远站在银行那略显陈旧但庄严肃穆的大厅里,看着柜台内的工作人员将一沓沓灰绿色的卢布收进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然后,在娜塔莎父亲低声的指示下,另一个窗口的工作人员开始清点出一捆捆崭新的、印着各族人民大团结图案的蓝色百元人民币!


        

那种视觉冲击力,远比卢布堆成山更令人心跳加速!


        

秦远想的,倒不是钱有多少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是真切的看到了,苏联内部的腐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当娜塔莎父亲那个高大的男人将所有钱,交到他手里,甚至表露出,再有这样的事情,大可以找他的时候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秦远都有些想笑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也正是这样的国家,这样的苏联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才能让他在这场金钱的游戏中胜出啊!


        

第一步,成了!


        

傍晚,仓库旅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房间里亮着昏黄的灯光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秦远独自坐在桌边,面前摊着地图和写满数字的纸,但心思显然不在上面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刚清点完袋子里的钱,分门别类放好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门被推开,带着一身寒气和兴奋红晕的陈建华、张伟、王海洋、李向前四人回来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们肩上空空如也,脸上是如出一辙的疲惫和巨大的满足感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远哥!我们回来了!”陈建华的声音带着嘶哑的兴奋,“两包货,全清空了!一件不剩!比昨天还快!连预定都接了好几十条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张伟和王海洋也七嘴八舌地补充着校园里的火爆场景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李向前则默默地把一个同样鼓鼓囊囊、装着今天销售货款的布包放在桌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秦远看着他们,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:“好!干得漂亮!你们几个,真是让我刮目相看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他示意他们坐下休息,倒了几杯热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斌子和刚子还没回来,旅馆里只剩下秦远和这四个满脸兴奋又难掩疲惫的年轻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气氛轻松下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秦远的目光落在陈建华身上,这个带着眼镜、气质斯文却在这两天展现出惊人商业天赋的医学生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沉吟片刻,开口问道:“建华,这次生意做完,你们也该回学校安心上课了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以后有什么打算?是打算毕业后回国,做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?还是......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他没有说完,但意思很明白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要不要跟着他干!


        

秦远需要一个回答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陈建华脸上的兴奋慢慢沉淀下来,他端起水杯,没有立刻喝,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杯壁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房间里安静下来,张伟、王海洋、李向前也都看向他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个问题,其实也萦绕在他们心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陈建华低着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做医生?


        

那是他从小到大的目标,是家人的期望,是社会的体面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喜欢医学,喜欢那种掌握知识、帮助他人的感觉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是,他也受够了穷!


        

不然他也不会在火车上,都要努力地学习贸易知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不会在听到有同学,通过倒卖了几件皮夹克就挣了一整个学期的学杂费,而躁动不已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两天的经历,像在他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颗巨石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那种在校园里奔走推销、与不同的人沟通周旋、看着货物飞快变成卢布、亲手拿到丰厚提成的感觉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那种心跳加速、肾上腺素飙升、充满了挑战和不确定性的刺激感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还有秦远描绘的那个庞大的、连接两国的贸易网络蓝图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一切都像磁石一样吸引着他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迟疑了很久,终于,抬起头,镜片后的眼神带着一丝迷茫,但更多的是探询和渴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看向秦远,声音不大却清晰地问道:“远哥…您说,这两条路…不能同时拥有吗?或者…有没有折中的办法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秦远看着陈建华眼中闪烁的挣扎与野心,心中了然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微微一笑,拍了拍他的肩膀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建华,我理解你的想法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学医是你的根基,是安身立命的本事,这很好,不要轻易放弃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但是,经商,特别是我们正在开拓的这条K3线路上的贸易,它需要的是扎根在当地、熟悉环境、值得信任的人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他停顿了一下,目光扫过四人,最后定格在陈建华身上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这次合作,你们证明了自己的能力,也让我看到了你们的价值。我的计划是,把这条线做大。以后,会有源源不断的货从国内运过来,牛仔裤、皮夹克、日用品…甚至更多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莫斯柯,乃至整个苏联的校园市场,是一块巨大的蛋糕,需要一个可靠、高效、熟悉环境的核心团队来运营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秦远的声音带着一种描绘未来的力量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如果你愿意,毕业后,或者哪怕是在读书期间,分出精力,真正‘下海’跟着我干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那么,以后莫斯柯这边的货物分发、校园网络建设、甚至对接一些苏联本地的资源,我可以交给你来统筹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你就是我们在莫斯柯的‘总代理’,是这条线上的重要一环,赚取的利润,远比你当一个校园‘二道贩子’或者一个普通医生丰厚得多,也刺激得多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他话锋一转,语气依然平和,却带着一丝现实的考量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当然,如果你最终选择回归医学,专心做一名医生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也完全理解并尊重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只不过到时候,我们之间的合作,可能就仅限于像这次一样,你们在校园里做做批发,赚些零花钱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而我会另外寻找和培养在莫斯柯的长期代理人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这话很残酷,但这就是社会人的决断。


        

(改动了一下车皮走私的剧情,现在操之过急了)



我的真实模拟游戏》是作者:斩刀人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,扣人心弦的佳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