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笔趣阁 > 大明:我,朱棣,开局扬言夺嫡! > 第三百四十章:捷报入金陵!
夜间

大明:我,朱棣,开局扬言夺嫡!

翌日。 天刚亮。 陈祖义召集海盗首领。 舰船甲板上。 一如当初在鸡笼屿,摆放着两排椅子。 可人却少了至少四成。 哼! 陈祖义瞥了眼左侧首位,空着的椅子,微微冷哼。 梁道明兴冲冲去摘桃子,现在好了,大概率要么已经战死,要么成为明四皇子朱棣的俘虏。 若非吕珍帮着梁道明之子迅速稳定人心,并且还做出一副防备他的样子。 或许昨晚,他就将梁道明势力吞并了。 如今,梁道明之子,都不敢来议事。 陈祖义余光从吕珍身上掠过,再看右侧,唇角情不自禁抽搐。 坐右侧的海盗与他们陈家关系不错,也是陈家要逐步笼络吞并的首选。 现在,人成了朱棣俘虏。 战船成了朱棣的战利品。 明四皇子朱棣得到两百艘战船,未来,陈家在鸡笼屿的压力一定会很大。 …… 片刻后,陈祖义收起思绪,沉声道:“诸位,此战我们输了,输的很彻底,我们都小瞧明四皇子了……” …… “八千精锐殒没,就连梁首领恐怕也凶多吉少……” …… “另,已探明,福建都司沈仁参与了,并且已经封锁了闽江下游……” “此战,到现在,咱们只能认输,召集诸位,就是通知诸位,我准备返回鸡笼屿了。” 在场许多海盗首领脸色变了又变。 陈祖义话锋一转,“此战咱们输了,不代表我们一无所获!此战中,明四皇子的兵法,很值得我们学习,我陈家要回马六甲,按照此战从明四皇子处学到的兵法,哪怕是砸锅卖铁,也要重新训练一支新式军队……” 陈祖义一挥手。 陈寿走出来,分别给每一位海盗首领,发了几张写满内容的纸。 吕珍扫了眼,诧异看向陈祖义。 竟然是闽县战斗经过。 这可是很宝贵的信息。 没想到,陈祖义尽肯拿出来。 陈祖义瞥了眼吕珍,暗暗一笑,这些内容藏不住,以吕珍他们和福建豪强的关系,很快就能探知。 既然如此,为何不大大方方拿出来。 既能展现胸襟,还能卖个好。 “这是长子陈寿及神田孝信几个亲历者,连夜整理出的闽县战斗经过,事实证明,此战他们的确尽力了……” 吕珍边听边查看。 微微点头。 的确,陈寿等人在闽县的进攻动作,即便换做他们,大概也就如此。 是朱元璋家老四更高人一等。 高效运用兵力、集中火器,五十步内齐射。 …… 不过,他也明白陈祖义为何这么大方了。 明四皇子的法子,除了陈家、梁家,其他家基本学不来。 他们没有专门的步军。 也没有这个财力支撑,组建一支小规模步军。 首先,新式军队需要大量配置火器,就这一点,就可以让他们很多势力办不到。 …… “明四皇子只是大明一位皇子,他做不了大明的主,且他得到的支持也不多,这种新式军队,我断定,大明很难迅速跟进,这就给了咱们机会,我陈祖义向各位同仁在此立誓,一两年之内,定报此番兵败之耻!” …… 随着陈祖义一番发言结束。 很快,各家首领离开。 一支支舰队,开始有序从闽县海岸撤退。 …… 嗒嗒嗒…… 陈寿有些消沉走到陈祖义身边,顺陈祖义目光,看向闽县。 眼中耻辱之色一闪而逝。 在马六甲,他是连马六甲王室都忌惮的俊杰。 可此战,却把陈家两千精锐,全都折损在闽县。 强行压下难受,提醒,“父亲,都准备就绪,咱们能走了。” 其他战船都走光了。 父亲久久不走,显然,此战失败,也很难受。 陈祖义回神,指着闽县对陈寿道:“记住这里,这是我们父子的耻辱,回到马六甲后,我会全力支持你组建新式军队,然后先给我拿下马六甲,以马六甲之财富,壮大自身,重新返回这里,用明四皇子之法,击败明军,为我们陈家挽回尊严,争取好处!” 闻言,陈寿看了眼闽县方向,重重点头。 …… 日上三竿。 朱棣在沈仁大营,收到海盗撤退的消息。 顿时松了口气。 他不是怕打仗。 是不想在大明境内打仗。 “恭喜殿下。” “殿下,此战是咱们大明立国以来,对倭寇海盗最大的胜利。” “此战消息,传回京城,必定振奋人心。” …… 朱棣在镇东卫将领们恭喜声中回神,笑着感谢后,看向沈仁,“沈将军,按理说,如此大胜,我应该和诸位庆功,不过闽县还有一大堆事情要处理……” 沈仁笑道:“殿下尽管去忙,回建安后,末将再去拜访殿下。” 经过差不多一天接触。 这位给他的感观十分不错。 之前,金陵传来那些消息,真是误人啊! 当天,朱棣、徐辉祖启程折返闽县。 于此同时。 闽县大捷的消息,也迅速传开。 首先,聚在福清的士绅豪强听闻消息后,仓皇作鸟兽四散,惶惶不可终日。 朱棣尚未回到闽县。 昨天野战,倭寇溃败的消息,就传到福州府布政使衙门。 布政使官房。 叶茂脸苍白没有一丝血色,瘫坐椅子上,“怎么可能,怎么可能……” 那是八千海盗! 就算放八千头猪,去拱闽县县城,也能把城池拱塌吧! 那么多海盗头目落于朱四郎之手。 他们和福建地方豪强的勾连,一旦曝光…… 他呢? 朱四郎能饶过他? 想到这里,叶茂终于回神,不再纠结朱棣大胜。 他现在,更应该关注自身如何度过难关。 眼中不安惶恐一闪而逝,看向心腹幕僚,“为今之计,本官该怎么办?向朱四郎示好,还有用吗?” 幕僚苦笑。 如此前倨后恭,这不是病急乱投医嘛。 “大人,示好可以,或许朱四郎并未想过掀起什么大风浪,不过,不能把所有赌注,都压在朱四郎身上,大人不妨给吕大人写信求援,太子爷曾替冯胜据理力争,若吕大人能说服太子爷……” “对对对,双管齐下,双管齐下……”叶茂忙强打精神,坐起身,手颤抖着,在桌案上胡乱翻找…… 他之前向吕本报喜的信笺,差不多也到了吕本手上。 现在,或许吕本能救他。 …… 整个福建上层精英们,风声鹤唳之际。 朱棣返回闽县。 监牢。 梁道明和叶文举关押在一间牢舍内。 自从被关进来,就无人问津。 甚至,连个送饭的都没。 梁道明站在小小的窗前,把照射进来的少数一点光线全都霸占了。 某刻,转身好奇询问:“叶前辈,明四皇子这么优秀,朱皇帝为何要将明四皇子放逐到海外?” 这么优秀的皇子。 不应该被立为继承人吗? 他知道中原自古就有一套,立嫡立长之说。 说实话,他实在很不解。 干嘛非要立嫡立长。 明四皇子这类继承人,‘放逐’海外,难道不是大明的损失?中原的损失? 若是有整个中原为后盾。 明四皇子或许可以创出一番,难以想象的功业。 叶文举睁开眼睛,看看梁道明。 梁道明祖辈就离开中原。 说是汉人。 可思维方式,已经与中原人不同了。 嗒嗒嗒…… 叶文举刚要说话,脚步声传来。 两人被脚步声吸引。 实在被无视太难受了。 怎么说,他们都是一方人物。 很快,一个年轻人在几个人陪同下,出现在视线内。 明四皇子,朱棣! 二人看到为首之人,虽然陌生,却十分笃定,就是朱棣。 朱棣站在监牢外,含笑看着二人。 牢房门打开, 带着徐辉祖、蒋进忠等人提步入内,笑着抱拳,“欢迎两位首领来大明作客。” 牢狱欢迎? 连顿饭都不给欢迎? 作客? 梁道明唇角抽搐,抱拳苦笑,“明四皇子艺高人胆大,我们输的心服口服,要杀要剐,悉听尊便。” 朱棣笑着走到旁边黑漆漆的长条凳坐下,指了指对面。 梁道明、叶文举二人落座后,笑道:“我们也算是不打不相识,谁说,我们之间一定要打生打死呢?” 梁道明、叶文举满脸诧异。 不杀他们? 狐疑看着朱棣,等朱棣下文。 “诸位应该知道,此番我奉命来福建,肩负剿灭海盗的任务,同时,我还拥有海贸特权……” …… “我想与两位首领交个朋友,从今往后,我与两位所代表的势力,直接进行贸易,我们三家在海上达成同盟,共同对付海盗……” …… 陈祖义是现在的四海之王。 他不可能和陈祖义结盟。 这样只会让陈祖义越来越壮大。 做四海第二把交椅的梁道明,就是最好的人选。 大海太大。 他现在的实力太弱小。 原本的计划中,他根本没想这么快发展海上势力。 计划赶不上变化。 时局变化,走到了这一步,那就要根据变化,制定合理的计划。 梁道明、叶文举都惊呆了。 不杀他们。 还要放他们回去! 这也就罢了。 竟还要与他们进行贸易? 梁道明拧眉琢磨着,按照明四皇子的计划,他就要和明四皇子一起打击海盗。 等于得罪大海所有同行。 这样做,对梁家的未来,是好是坏? “听说四皇子被‘放逐’海外,不知,四皇子将来要如何?”他想知道,这位明四皇子,对三佛齐、马六甲这些疆域,有没有窥伺之心。 朱棣含笑看向梁道明,“梁首领,未来的事情,谁能说清楚呢?我可以告诉梁首领,我会立足东番,背靠大明,对四海进行探索……” 在大明争天下没意思。 他不想也不愿。 出海就不同了。 给雍鸣、祈婳留一份家业。 给中原注入一份海洋文化。 让中原文化传播到更远地方。 有太多太多可做的事情了。 没有顾虑,没有纠结。 想开疆拓土就开疆拓土。 不想,那就守着他们这个小家过日子。 无拘无束。 …… 果然! 梁道明暗叹一声,如果在明四皇子立足东番,开拓四海之前,他还不足以和明四皇子抗衡。 那就只能归顺了。 可他有选择机会吗? “四皇子,若我不答应呢?你还会放我离开吗?”梁道明含笑看着朱棣。 朱棣顿时被逗笑,直截了当道:“若不答应,我会当着整个闽县百姓的面,斩首梁首领,此番其他被俘的海盗头目,即便他们交代了我想要的,最终,都要如此处置,进攻我大明,就要做好掉脑袋准备。” 梁道明盯着朱棣。 这位大明皇子毫不遮掩隐藏,他感到一股扑面而来自信。 就像,告诉他,将来会开拓四海一样。 根本不怕他知道。 许久后,梁道明起身,郑重抱拳:“好,四皇子的条件我答应,从此我梁家武装集团,绝不劫掠大明,同时,愿与四皇子结盟,为大明守海!” 至于将来…… 将来的事情将来说。 或许,到时候他发展壮大,可以抗衡明四皇子呢? 或许,明四皇子会被中原的父兄忌惮,绝大部分精力被中原牵制呢? 最差,大不了投效明四皇子。 其人若真有让他梁家武装集团不得不屈服的实力,投效也没什么不好。 追随对方开疆拓土,封侯拜相,也是个不错选择。 叶文举起身抱拳,“四皇子,我无法为大哥做主,不过,我可以留在闽县,写信让人捎给大哥。” 朱棣看着叶文举,摇头笑道:“不用这么麻烦,叶前辈直接回去,把我的合作诚意告诉吕前辈即可。” 吕珍这股势力,他已经决定招抚。 不过不是现在。 也不知俞靖有没有攻克鸡笼屿。 等俞靖回来后,他就会把此番俘虏的海盗,挑选一些品性勉强合格的,交给俞靖,组建自己的水军。 在这支水军组建成功前。 还不能招抚吕珍。 以海盗为基础,组建的水军,没有形成忠心前,贸然把吕珍招抚引入,极有可能给吕珍做嫁衣。 有些事情,哪怕可能性再小,也要防着。 但并不妨碍,现在向吕珍展现善意。 叶文举满脸惊诧。 直到朱棣匆匆而来,匆匆又走,望着朱棣背影,许久才回神,感慨道:“上天果然青睐眷顾老朱家。” 要不然,朱四郎这等优秀的皇子。 为何是朱元璋儿子? “未来,这四海之上,恐怕会很热闹!”梁道明也忍不住感慨。 他有种强烈预感。 只要大明的皇帝,不嫉妒、眼红、掣肘明四皇子。 恐怕,未来四海之上,会出现一个庞然巨物! …… 就在朱棣坐镇闽县,为战后收尾时。 朱棣全歼八千倭寇海盗的消息,也迅速向福建之外传播。 首先是相邻行省。 江浙。 周庄、沈家庄园。 书房。 沈茂、沈荣、沈旺兄弟三人再次聚集书房。 沈荣好奇询问:“大哥,你把我们叫来有什么事?” 沈旺也好奇看向沈茂。 沈茂看着两个弟弟,沉声道:“温州的管事刚刚派人快马加鞭送回消息……” 略微停顿,沈茂看向沈旺,“管事看到了沈至!” 沈旺顿时诧异。 “大哥,沈至不是在四皇子身边吗?怎么跑去温州?”沈荣抢先询问。 “沈至立功了!”沈茂眼中羡慕一闪而逝,也不卖关子,直接说道:“管事写信告知,沈至随同燕王麾下水军千户俞靖,在海盗进攻闽县时,偷袭了鸡笼屿,由于闽江被海盗堵住,他们折返途中,停靠温州,据说,光是俘虏就好几千人……” 沈荣余光羡慕,甚至有些嫉妒瞥视沈旺。 沈至才跟燕王多久? 就立下这样的功劳? 别的不说,就凭此番捣毁鸡笼屿,沈至的名字,就能出现在给陛下的述功折子中。 “老爷,老爷……” 就在兄弟三人交谈之际,外面突然传来急促声。 砰! 管家推门冲进来,气喘吁吁道:“大老爷、二老爷、三老爷,福建最新消息,燕王全歼八千倭寇,取得大捷!” 安静! 管家话音落下。 整个书房安静的落针可闻。 片刻后。 沈茂摆手遣走管家,视线落在沈旺身上,“三弟,大哥知道,沈至之前来信,你其实是想把整个三房押在燕王身上的,大哥也承认,之前担心分家,给大房造成损失,私心作祟,并不想让你分家……” …… “现在大哥同意分家。” 燕王到福建才多久。 捣毁鸡笼屿。 全歼八千倭寇。 事实证明,这位王爷即便立足东番,也能做出一番事业。 现在分家,大房、二房的确会很难受。 但三房如果跟随燕王,在海外扎根立足,也是沈家一条退路不是吗? 将来他们两家若是遇到过不去的坎儿,后代子孙也能去投靠三房。 看燕王的做派。 只要能接受他乡土村社+雇工身股制商业模式,燕王对待商业没有歧视,相反持鼓励态度。 这一点,在大明恐怕很难实现。 总之,大明做主的人,不是燕王,他对这种民间经济构想,就持悲观态度。 当今陛下,不喜商人。 而太子爷,根据家里几个在朝为官孩子介绍。 太子爷似乎也没有这种魄力。 要知道,身股制商业模式的改造,牵扯面太大太大了。 一般上位者,真没这种魄力。 别说太子爷。 就算燕王做大明皇帝,想实现这一点,恐怕也十分困难。 最终,就有可能落得类似隋炀帝的下场。 这种民间改造,折腾力度太大。 稍有不慎,就可能烽烟四起。 海外不一样。 只要燕王能通过战争,将旧有的一切推到,就能按照其构想,重新建设。 …… 就当沈家三兄弟议论时。 陈祖义也回到了鸡笼屿。 目视所及,到处都是尸体,所有的建筑,都焚烧成灰烬。 就连经年修缮建设的堤岸都被毁坏了。 鸡笼屿基础设施全都完了。 此番,陈家损失的不止两千精锐。 还有整个鸡笼屿。 拥有水军的明四皇子,肯定不会坐视陈家继续恢复鸡笼屿。 别的什么都不要做。 只要派遣水军,时不时骚扰鸡笼屿建设,偷袭,陈家就无法在鸡笼屿立足。 啊! 某刻,陈祖义忽然仰天咆哮。 当天。 陈祖义丢下一句,还会再回来!不做任何停留,舍弃鸡笼屿,向西南撤退。 陈家没富裕到,建设一支新式精锐同时,再建设鸡笼屿。 …… 数日后。 数只由南而来的信鸽,飞入金陵城…… 捷报入金陵! 求月票、推荐票、追订、全订。 (本章完)

大明:我,朱棣,开局扬言夺嫡!》是作者:早餐羊奶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,扣人心弦的佳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