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笔趣阁 > 大明:我,朱棣,开局扬言夺嫡! > 第三百一十三章:朱四郎头角峥嵘,胡惟庸倒下!
夜间

大明:我,朱棣,开局扬言夺嫡!

“老四,敢不敢应战!” 奉天殿建筑特殊,朱元璋声音,在殿内回荡。 朱标含笑看向朱棣。 刘伯温、李善长、胡惟庸…… 一道道视线,投射在朱棣身上。 同时,余光暗暗瞥视朱元璋,他们不清楚,朱皇帝到底想干什么? 让朱四郎效仿诸葛孔明舌战群儒? 对朱四郎的喜爱,已到这般地步? 真就不顾忌太子感受? 朱棣承受着数百道心思各异的视线,余光看向朱标,暗暗松了口气。 他猜不透大哥此刻想什么。 但大哥的笑容,一如往常,他就愿意相信。 默默深吸气,抬头,唇角浮现笑意,“有何不敢?” 哼! 朱元璋笑哼一声。 这才是真正的混账老四。 洪武九年在朝堂上,明目张胆忤逆他,拒绝封藩,更是不惜喊出争储夺嫡…… 诸子中。 论胆子、忤逆劲儿,老四绝对排第一。 这不是一种嚣张。 而是一种自信而不自傲,敢于亮剑的性格。 主动进攻念头十分强烈。 不过,洪武九年后,老四这柄剑,就再未完全出鞘。 对付蓝玉、吕本,几次反击,都是被动的,而且这柄剑,根本没完全出鞘。 现在终于出鞘了。 他也着实好奇,老四这柄剑,今天出鞘,会引发什么? ‘这么锋芒的老四,标儿能握住吗?’ 各种思绪纷踏而来,朱元璋余光瞥视朱标。 下决心磨刀前,他一直想为标儿把大明这根荆条上的刺全拔了。 让标儿握的更顺手,更容易些。 可这样,真是一件好事吗? 没刺的大明,对内,对皇帝而言,固然好掌握。 同样,没刺的大明,外敌也好掌握! 最好的办法,其实是让标儿练出满手‘老茧’,带有老茧的手,可以轻松握紧一根满是刺的荆条。 这根荆条,其他人想握,就没那么容易! 标儿能容得下浑身是刺的老四。 且能稳稳握得住老四。 就能握得住,大明所有带刺的人杰! 别人不能轻松取代标儿,握住带刺的大明。且标儿皇命所指,带刺的大明,轻松就能让敌人鲜血淋漓! 他这种转变,追根究底,还是混账老四促成的。 现在让他出把力,也合情合理吧? 朱元璋收敛思绪,回神,“那就开始吧。” 朱棣也不拖泥带水,抱拳道:“乡土村社的要素,想必不用儿臣解释了……” 蒋进忠丁忧时。 朝廷百官就为一个江宁县令,发生过各种龌龊交易。 年初一时,满朝文武还跑去土桥村。 他就不信,乡土村社合作、入股这些基本要素,百官不清楚。 …… “朝廷已经决定推行乡土村社,臣现在就说说,臣关于推行乡土村社的一些设想。” “好,说说你的推行设想。”朱元璋直接准许。 朱棣默默吸气,接下来,他要说的话,百官肯定要反对,“朝廷若推行乡土村社,臣建议,明令禁止士绅入股参与乡土村社!” 胡惟庸脸色瞬间大变,余光瞥视,‘朱四郎怎么可能看出引入乡绅的弊端?’ 乡绅加入乡土村社,这是他推动乡土村社,最大的目的! 若不是为了这个目的,凭什么让他给朱四郎抬轿子! 绝不能让朱皇帝答应这条。 “朱解元,你这是歧视、敌视士绅吗?” 胡惟庸刚要开口,就有声音响起。 众人纷纷循声看去。 礼部尚书赵翥跨列而出,冲朱棣拱手,“士绅不是大明百姓吗?大明的大政国策,士绅为何不能参与……” 压制朱四郎的机会,这不就来了吗? 朱四郎提议,乡土村社把士绅排除在外,就是变相剥夺士绅权力。 当今天下。 士绅只有得到权力。 还从未被剥夺权力。 连百姓都能拥有的权力,士绅不配? 就凭这一点,天下士绅就会痛恨朱四郎。 没有士绅支持的朱四郎,就是无根之萍,无本之木! 朱棣也不恼怒,笑着拱手,“赵大人是礼部尚书,管天下读书人,乡土村社推及天下,本来就需要赵大人支持,赵大人率先站出来,倒是可以把礼部的事情,一并解决了。” 赵翥错愕。 他是找麻烦的! 不是配合朱四郎! ‘朱四郎脑子坏掉了?没看出,赵翥是找麻烦?’百官被朱棣搞蒙了,狐疑腹诽。 朱元璋唇角笑意一闪而逝。 已经明白,接下来,朱棣要做什么。 手放在膝盖上,手指轻松敲击膝盖。 赵翥从错愕中回神,“朱解元想让礼部配合,就先回答本官的问题,朱解元是否歧视、敌视士绅?” “没有!”朱棣想都不想,一口否决,“我只是反对士绅入股,但并未反对,士绅参与乡土村社建设,赵大人可能混淆了我的意思。” …… 如果一味把士绅完全排除在外。 别的不说,士绅首先就会仇视朝廷。 不管愿不愿意承认,几千年来,这群掌握大量土地的读书人,就是一个王朝的基石。 如果这个群体和朝廷离心离德,朝廷就什么也做不成。 …… “乡土村社建设,需要很多人才,朝廷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秀才、举人……” 这部分人才享受着特权,却对大明建设,长期没有发挥丝毫作用。 简直就是暴殄天物。 许以一点为官优先分配、优先升迁的蝇头小利,就能驱使这群人。 锻炼这群人。 同时,还能稳住,笼络住大部分士绅。 何乐而不为? …… “选拔有才能,且愿意投身乡土村社建设的举人、秀才,就需礼部牵头。” “赵大人,我有敌视、歧视士绅吗?” 赵翥嘴唇动动。 直到现在,朱四郎也未解释清,为何不准士绅入股。 但他已经无法谴责朱四郎敌视、歧视士绅。 考中举人、秀才的读书人,至少六成出身士绅人家。 很多举人,都因官场位置有限,在排队等着为官。 如今,朱四郎提出,只要回乡搞乡土村社,搞好了,就能优先任用、升迁。 无论如何,都无法指责朱四郎敌视、歧视士绅。 且此消息若是传出。 朱四郎定能在读书人中,赚一波好感。 本想替太子爷压制朱四郎,最后却给朱四郎抬轿子? 赵翥余光瞥视朱标,羞愧难当,低头。 胡惟庸瞧着许多同僚,竟然有些意动,左脸颊狠狠跳抖,‘一群蠢货!朱四郎这点小恩小惠,就隐隐把这群蠢货收买了!’ 若是能入股乡土村社,逐步控制土地,把天下百姓,当做为士绅种地的牲口。 皇帝惹天下士绅不高兴。 士绅都能换一个皇帝! “朱解元,你还未解释,为何不准士绅入股!” 胡惟庸努力平缓语气,抱拳反问:“朱解元让秀才、举人参与乡土村社建设,应该是看重人才,除了人才,士绅人家还有大量耕牛、农具,这些不正是乡土村社起步阶段所需?” “据我所知,土桥村乡土村社,起步如此快……” 土桥村乡土村社建设,起步迅速,很大原因是朱四郎带土桥村村民,赚了几笔快钱。 可其他村子没这种能力! 他粗略估算过。 一个五十户人家的村庄,搞乡土村社建设。 至少需要三年积累,才能负担起购置耕牛、铁制农具…… …… “但,如果肯接受士绅入股,士绅的耕牛、农具,就能让乡土村社,迅速步入正轨!” …… “朱解元,如此好事,为何要禁止!本相作为百官之首,也同样支持乡土村社,实在不解,请朱解元为本官解惑。” 他不相信,朱四郎把他的目的看透了。 朱棣似笑非笑看着胡惟庸,“胡相支持乡土村社,我十分感激,只是,我不知胡相是真不懂,为何禁止士绅入股,还是别有用心!” ‘别有用心’四字时,朱棣突然提高音量。 ‘对上了!’ ‘朱四郎、胡惟庸对上了。’ ‘哈哈,有好戏看了!’ …… 百官中,怨恨胡惟庸,抵触朱棣的人,顿时激动,在心中暗暗狂笑。 胡惟庸眉头微皱,‘朱四郎真看透了?’ “我姑且就当胡相对乡土村社了解不全面吧。”朱棣打断胡惟庸思绪,唇角含笑,侃侃而谈:“不知,士绅携带大量本钱入股乡土村社,未来投票权如何分配?每户一票呢?还是按照本钱分配?” “当然按本钱分配!”一名官员立刻开口。 “这就是禁止乡绅入股的原因!”朱棣再度提高音量,眼睛紧盯胡惟庸,冷冷道:“不怕告诉诸位,乡土村社有三个目的,一,让百姓集中有限的农具、耕牛等生产要素,创造出更大的产值……” “最终实现,让百姓富裕起来。” “其二,富裕的农村,抱团抵制土地兼并!” “其三、未来地方,将是士绅、官府、乡土村社三足鼎立,百姓不再是没有话语权的种地牲口!” …… 这些目的没那么高深、神秘。 乡土村社推及天下,士绅很快就会感受到,来自农村的力量,在抵制他们的触手。 很快就会明白 “士绅入股乡土村社,因其入股本钱雄厚,掌握大量话语权……” 随即,朱棣把士绅入股,为利益,必然会做的种种龌龊事情,掰开,揉碎了,说出来。 …… 百官听着听着,脸色变了又变。 悄悄窥探朱元璋。 又暗暗看向胡惟庸,‘胡惟庸支持乡土村社,是不是就想这么干?’ 正常王朝发展史。 士绅想要兼并天下七八成土地,至少需要两百年。 可士绅入股乡土村社,五十年! 最多五十年,凭借控制乡土村社,就能完成土地兼并! ‘我设计的士绅入股乡土村社,终极目的,朱四郎全都看透了!皇帝会不会怀疑我?’ 胡惟庸从心中冒出,渐渐蔓延全身,左脸颊跳抖的更加厉害。 朱棣盯着胡惟庸,眼神变冷,此人野心可真大。 乡绅入股乡土村社。 控制土地、控制人口。 这几乎就是魏晋时期,九品中正制的翻版! 若真让胡惟庸做成,中原文明必然会陷入痛苦黑暗中。 “各位大人,只要士绅入股,掌控乡土村社话语权,我若是士绅,我还有很多种办法,让百姓失去土地,沦为种地牲口!将来,拥有土地、人口的士绅,还可以左右皇权,甚至,皇帝让士绅不爽,还能换个皇帝……” 朱棣侃侃而谈时,目光扫视百官。 百官纷纷低头避开朱棣视线。 笑话,在这个问题上,谁还敢支持? 朱皇帝必然记在心里。 谁被朱皇帝,标上‘妄图左右皇权’的标签,都得死无葬身之地! 胡惟庸危险了! 极有可能,已经被皇帝,标上‘妄图左右皇权’的标签! 胡惟庸也知道,此刻站在悬崖边上。 丝丝寒气,从骨头缝冒出,弥漫遍布全身。 浑身僵硬,甚至动都动不了。 “胡相、诸位大人,诸位读圣贤书,志在匡扶社稷,救民于水火,肯定坚决反对乡绅入股乡土村社,对吧?” 朱棣的反问,给了百官表忠心机会,百官哗啦站出来,争先恐后表态…… “陛下,臣支持朱解元提议!” “绝不能让乡绅入股!” …… 所有人都生怕,被朱元璋贴上‘妄图左右皇权’的标签。 若乡绅入股的隐患,朱皇帝没察觉。 大家一定默契暗中推动。 可看透了,就绝不能表现出一丝一毫心动。 说到底,还是朱四郎太厉害。 早洞察了一切。 噗通! 胡惟庸突然跪倒,撅着腚子,匍匐哽咽道:“陛下,陛下,臣只看到乡绅入股的好处,若……若非朱解元提醒,差点、差点成为大明千古罪人,遗臭万年,臣罪该万死……” 百官看胡惟庸拼命磕头解释,表忠心。 忽然有些同情。 本来找朱四郎麻烦。 却被朱四郎逼得像条狗,匍匐在朱皇帝面前,拼命磕头。 这可是当朝左相啊! 还好,还好,大家没胡惟庸聪明,没急吼吼跳出来质疑朱四郎! 赵翥看着胡惟庸不停磕头。 暗暗擦拭冷汗。 幸亏,朱四郎没这般对付他。 可能因他是太子爷的人吧。 当然,他质疑朱四郎歧视、敌视士绅,就是想替太子爷压制朱四郎。 没想过让士绅左右皇权,这等大逆不道之事。 朱元璋瞥视百官,再看胡惟庸不停磕头表忠心,唇角微不可察上扬。 老四这招妙! 胡惟庸被吓成这样。 接下来,恐怕也没人敢和老四辩驳了。 这是其一。 其二,逼着满朝文武官员,一致同意,禁止士绅入股乡土村社,这一条,已经成了朝廷禁忌共识! 往后,谁敢重提此事。 都会被贴上别有用心,妄图左右皇权的标签! 从源头上,彻底杜绝政策被破坏,士绅最终染指乡土村社! “好了,你是支持乡土村社的,咱知道你的忠心……” 朱元璋声音传入胡惟庸耳中。 胡惟庸瞬间松了口气。 皇帝心里怎么想不清楚。 可至少,公开表态,信任他的忠心。 “臣谢……” 胡惟庸谢恩声刚响起,就戛然而止。 人保持匍匐撅腚姿势,侧身倒地,浑身抽搐,口中白沫翻涌。 胡惟庸这又是唱哪出戏? 突如其来变故,让百官瞬间愣怔。 回神后,也不敢开口,更不敢靠近胡惟庸。 若皇帝在心里,已经给胡惟庸贴上‘妄图左右皇权’的标签。 现在关心胡惟庸,必然会被胡惟庸牵连! 一时间,满朝文武,就眼睁睁看胡惟庸躺在殿内,浑身抽搐,口吐白沫。 李善长硬着头皮,上前一步,“陛下,胡惟庸昨天就被诊断患有轻微中风!” 朱棣微微诧异。 中风? 若真患有中风,还真有可能病情加重。 所谓中风,其实就是脑溢血、缺血、缺氧。 极度愤怒、恐慌,又突然放松,情绪剧烈起伏,确实容易造成中风病情加重。 朱元璋回神,“传御医!” 很快,御医匆匆赶来。 御医诊断期间。 百官余光,悄悄看着朱棣。 胡惟庸落得如此下场,可都是朱四郎的功劳! 刚露峥嵘头角。 就让当朝左相倒下! 往后呢? 求月票、推荐票、追订、全订。 (本章完)

大明:我,朱棣,开局扬言夺嫡!》是作者:早餐羊奶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,扣人心弦的佳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