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笔趣阁 > 大明:我,朱棣,开局扬言夺嫡! > 第一百五十四章:马秀英第一次这么痛快!
夜间

大明:我,朱棣,开局扬言夺嫡!

“老八说了,再存两年钱,也盖四郎家这样的大房子。” “他八婶儿,俺家老四也这么说,说是等乡土村社建成,看看情况,如果越来越好,就把现在存下来的钱,拿出来盖房子。” “可不,说起来,这一年跟着四郎,咱们家家户户盖这么个大房子,紧一紧,还是能办到的,可就是怕以后没有这样的好日子,不敢大手大脚花钱。” …… 日上三竿。 临近年节,村里难得没什么事情,八婶儿一群人,凑在一起,一边打量着朱棣和徐妙云的大房子。 一边嘻嘻哈哈聊着天,说着自家未来几年的打算。 咦! 某刻,四婶儿突然轻咦一声,指着村口方向,“有马车。” 婶子们纷纷起身,顺着四婶儿手指方向看去…… 一辆马车,缓缓驶入村子。 马车内。 马秀英刚入村,就迫不及待撩起帘子,向外张望,寻找密奏中描绘的六间大房子。 据说很好找的。 重八笑骂:老四家的大房子,在土桥村,是屎壳郎拉屎,独一份儿。 马秀英想到朱元璋昨晚,又羡慕她能来土桥村,又拉不下脸跟着来的模样,唇角不由浮现笑意。 忍不住小声笑骂:“活该!” “娘娘,我找到了!”这时,爬在另一边车窗寻找的小侍女,激动尖叫。 “我看看。”马秀英忙转身,同时不忘交代,“接下来,不要叫我娘娘,记住了。” 小侍女笑着吐了吐舌头,把窗口让出来,指着侧前方,“娘娘,就是那栋红房子。” 马秀英循着侍女手指方向,看到了六间大房子。 崭新的痕迹十分明显。 红墙灰顶,十分别致。 虽然没有什么雕花之类的精致装饰,可看着很大气。 ‘老四也有能力,用自己的双手打拼,支撑起一个家了。’ 马秀英满脸欣慰,以及身为母亲的自豪。 家里那么多孩子。 在重八的严格要求下,学业都有所成,不说各个都是人才吧,至少各个都有中上之姿。 毕竟那么多资源堆积。 可能像老四这样,分家出去,凭着自己的双手,一年时间,耕作劳动,不但坚持下来了,把普通人的日子经营好了。 还能盖起这样一座大房子! 恐怕,家里其他孩子是办不到的。 “夫人,到了。”马车在大房子前停下,负责赶车的小太监低声请示后,就忙把架在车辕上的小凳子,放在旁侧。 马秀英下马车同时,吩咐:“你去江宁县等着,明日中午来接我。” 小太监应了一声,赶着马车离开。 马秀英站在朱棣的大房子前,仔细打量着。 八婶儿等人站在不远处观望议论。 “能坐得起马车,看着像富贵人家。” “俺觉得有些面熟……” “想起来了!这位夫人春耕时来过,带着一群孩子,去四郎家讨水喝!” “是来感谢大丫的吗?” …… 马秀英听着传来的议论声,笑笑,转身走了过去。 小侍女挎着一个大大的包袱,亦步亦趋跟在后面。 八婶儿被众人推出来,看着马秀英走来,八婶儿有些拘谨询问:“夫人,您是找大丫和四郎吗?” 马秀英和煦笑着,解释:“你是八婶儿吧?” 村里几个比较有主见妇人的样貌,密奏中都有提及,根据特点,她就能猜出眼前这位妇人的身份。 在八婶儿惊讶注视中,笑着说:“上次来,大丫和我说的。” “我是大丫的娘,谢谢你们帮衬大丫和四郎把日子过好。” 在老四的带领下,土桥村的乡亲赚了钱,做了好多事情。 相反,如果没有土桥村乡亲的支持。 老四也做不成这些事。 她对乡亲们的感谢,是真诚的。 大丫的娘亲?! 八婶儿率先从震惊中回神,随即发自内心,十分热情招呼:“怪不得呢!原来是大丫娘亲,大丫娘,大丫和四郎正在祠堂给孩子们上课,伱不嫌弃的话,先去俺家。” “俺让人去通知大丫和四郎。” 马秀英看八婶儿热情伸出来的手,又明显忌于她的身份,顿了一下,缩回去。 于是主动伸手拉住八婶儿的手,笑着说:“不用打搅他们,让他们小夫妻先给孩子上课,我就和你们在这里唠唠嗑,行吗?” 马秀英主动挽八婶儿手这个动作,让一群婶子放下拘谨,纷纷热情招呼。 “当然行了。” “只要您不嫌弃俺们,俺们当然乐意了。” “二子家的,快去俺家把茶壶拿来……” …… 片刻后。 马秀英看着摆放在面前的破旧茶壶、杏干、自家用发芽麦子,熬制的饴糖…… 不由感慨。 这些东西于她而言,并不金贵。 可这却是土桥村百姓,一年到头,只有过年时节,才会准备的。 现在一股脑把这些于他们而言,特别金贵的东西,拿出来招待她。 可不是冲着她。 而是冲着四郎和大丫。 只因为,她是大丫的‘娘亲’,所以才让这些乡亲们,如此热情! 这是四郎和大丫,给她换来的人心。 四婶儿有些不好意思笑道:“大丫娘,别嫌弃,俺们这里条件有些简单了点。” “不嫌弃,怎么会嫌弃。”马秀英眼鼻有些发酸,笑着回应同时,捏起几块杏干,给身后侍女,然后自己又捏起几块尝了起来。 饴糖这种珍贵的东西,还是留给各家孩子吧。 百姓种麦子。 可一年到头。 也只舍得在年节,才发点麦芽,给孩子们熬制饴糖。 婶子们看马秀英吃了,顿时高兴笑了。 很快,马秀英就和一群婶子打成一片。 八婶儿埋怨道:“大丫娘,大丫爹也太不近人情了。” “可不!” “别看四郎现在落魄,可俺们看的明白,四郎很有能力的,大丫爹把这么一个金龟婿当破抹布,将来肯定后悔!” …… 婶子们放开后,唠嗑很快就发展成一场对‘大丫爹’的批斗大会。 (徐达:……) (小棉袄:姥爷别难过,姥爷不孤单,还有小棉袄陪着你。) 小侍女蹲在旁边,低头,像只仓鼠,不停往嘴里塞杏干,用这种方式,控制强烈的笑意,同时暗笑腹语,‘魏国公冤枉啊,也不知,皇爷知道这一幕,会有什么反应?’ 马秀英不停笑着附和,最后更是加入了这场批斗中,言辞犀利的批斗‘大丫爹’。 大房子对面的大树下,一时间,变得十分热闹。 放学跑着回家吃饭的孩子们,远远听到这边的批斗声,都被吓到了,嬉笑打闹声瞬间消失。 相互对视,扮了个鬼脸后,纷纷悄悄溜回家。 然后秒变乖孩子。 喂鸡、打扫卫生、烧水…… 本能的潜意识,驱使一群孩子,纷纷表现自己。 生怕带着情绪回家的母亲,迁怒自己…… 八婶儿等人聊得热络,也没有发现孩子们。 等徐妙云、朱棣牵着手回家,靠近家门时,就看到这样一幕…… 马秀英眼睛红红的,用衣袖擦着眼泪,毫不客气,批斗控诉着,“大丫他爹,老顽固!霸道!老子做派!” “家里面,他说了必须算,哪怕错了,也死鸭子嘴硬,死不承认……” 徐妙云从震惊中回神,侧头,看着朱棣,莞尔低笑,“四郎,阿爹可真可怜,他如果能预料到,今天要背这么多的锅,恐怕当初说什么,也要拦着我出嫁。” (徐达:漏风棉袄,别假惺惺了!!!) (小棉袄:姥爷,别哭,小棉袄陪你共患难。) 朱棣含笑侧头,“现在想反悔?晚了!这段时间,你欠下的债,就够你还一辈子的了。” 徐妙云笑着嗔目瞪了眼。 两人默契的深吸一口气,准备一下。 随即笑着喊了一声,“娘!” 闻声,马秀英的控诉批斗声戛然而止。 转头,见儿子、儿媳含笑站在不远处看着,脸上尴尬一闪而逝。 忙放下擦眼泪的手。 笑着和婶子们说:“四郎和大丫回来了,时间也不早了,咱们吃过午饭,午后继续聊。” 话中,忙起身,整理衣服。 侍女低着头,忍笑帮忙。 婶子们拿着各自的东西,起身告辞,经过朱棣身边时,低声提醒。 “四郎,大丫娘性子很好,和俺们狠狠批斗了大丫爹,给你出了口恶气!” “大丫,你随了你娘亲,都是好性子的好女人。” “好好孝敬你岳母。” …… 朱棣、徐妙云强忍笑意,不停点头。 等婶子们都走了。 朱棣走近,看着马秀英眼睛红红的,笑问:“娘,刚才批斗控诉的开心吧?您就不怕父皇知道?就不怕我泰山知道?” ‘当然开心了,娘这么多年,第一次这么痛快的和别人数落你爹身上的臭毛病。’ 这样的机会,以往从来没有,马秀英暗笑腹语同时,很是尴尬。 毕竟这样的事情,她是第一次做。 痛快是痛快了。 可被儿子、儿媳逮了个正着! 马秀英含笑瞪了眼朱棣。 徐妙云也狐假虎威,跟着瞪了眼朱棣,挽住马秀英胳膊,含笑道:“母后,别听四郎瞎说,我阿爹不会知道的,知道了,也不会介意的,他知道,母后说的是父皇,至于父皇,应该不会关注这种小事的。” 小棉袄:姥爷,请收下小棉袄对你的无限同情…… …… 于此同时。 皇宫。 御书房。 朱元璋看着宫女送来的几样御膳,擦了擦手,迫不及待拿起筷子,自言自语:“咱才不羡慕,这红烧狮子头,是咱最喜欢吃的!” 平日提倡节俭,要以身作则。 这红烧狮子头,他也不是天天吃。 “你去吃农村饭,咱就吃自己最喜欢的红烧狮子头!秀英,咱不羡慕你!” 说着,夹起一个红烧狮子头,就要往嘴里放时,又控制不住琢磨:“这个时间点,应该放学了,那个混球和妙云,会给秀英做什么好吃的?” ‘咱还没吃过那混球亲手做的饭!’ 这么想着,朱元璋再看筷头夹着的红烧狮子头,突然索然无味,感觉不香了…… 黑着脸把红烧狮子头放回去。 啪! 随手把筷子往桌案上一扔,冲门外大喊,“来人!” 外面伺候的宫女太监,听出朱元璋语气不好,忙匆匆小碎步跑了进来。 朱元璋吩咐,“去,把毛骧给咱叫来!” 很快,毛骧就风风火火赶来,悄悄窥探,发现整盘红烧狮子头动也没动,纳闷腹语:‘这是怎么了?红烧狮子头,可是皇爷最喜欢的一道菜。’ “你给咱搜集皇后去土桥村说过的每一句话,接触的每一个人……” 声音响起,毛骧忙收敛思绪,认真听着…… “皇后在土桥村做的所有事情,咱都要知道,你明白咱的意思吗?” 毛骧不是很懂,狐疑抬头,小心翼翼请示:“皇爷,臣有些愚钝……” 朱元璋黑着脸瞪视,“就是要细致!打个比方,就是朱四郎、徐大丫给皇后做了什么吃的,咱都要知道!” 毛骧看着桌上的红烧狮子头,顿时了然,唇角微不可察抽抽,好悬没忍住笑出声。 忙低头道:“臣这就去办!” ‘您这是何苦呢,要是跟着去,这会儿肯定也能吃到殿下亲手做的饭了,也就能发现,王妃怀孕了,为了面子,您是一步错,步步错啊……’ 毛骧领命后,马上就去办。 朱元璋在后面,黑着脸呵斥:“天黑前,咱就要知道白天发生的所有事情!” …… 求月票、推荐票、追订、全订。 (本章完)

大明:我,朱棣,开局扬言夺嫡!》是作者:早餐羊奶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,扣人心弦的佳作